服務熱線:
010-68025875
周一至周五 8:30-16:30
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阜成門外大街22號1幢8層
微信客服:hongse191919
說起陸游,總覺得他金戈鐵馬,熱血男兒。還有他和前妻唐琬的愛情故事,凄美無奈。很少有人知道,陸游在教育子女上,也頗有心得。大家都熟悉那首婦《示兒》,響遏行云、氣壯山河,是他臨終前為孩子所作。
《示兒》
死去元知萬事空,但悲不見九州同。
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。
其實,陸游一生給孩子寫了100多首詩,時常告誡子女要于國有用,于家盡責,于義無暇,于德不虧。他在四十多歲時寫下第一則家訓,一直到八十余歲,經(jīng)過多次修改補充,完成了26則《放翁家訓》。
他以至誠的慈父之心,以身作則,諄諄教誨。告訴我們,家風,才是最珍貴的不動產(chǎn)。
01
讀書
最簡單的修身之法
陸游出身藏書世家,他自幼聰敏,十二歲便能作詩文。讀書守素業(yè),蟬聯(lián)二百年。
讀書是陸家的傳統(tǒng),陸游自己就有“夜讀”的習慣,他常?!疤魺粢棺x書,油涸亦未已”,到廢寢忘食的地步也不稀奇。
他一生好學不倦,71歲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“老學庵”,意為活到老,學到老。
他自己用功苦讀,也立志讓孩子成為博學之人。
《五更讀書示子》
近村遠村雞續(xù)鳴,大星已高天未明。
床頭瓦檠燈煜爚,老夫凍坐書縱橫。
他告訴孩子們,人就應當趁著年少勤奮讀書,不能虛度光陰。年輕的時候肯下苦功夫,假以時日才能有所得,到年老時再去品,底蘊便越發(fā)不同。
《示兒》
人生百病有已時,獨有書癖不可醫(yī)。
愿兒力耕足衣食,讀書萬卷真何益!
當然,讀書并不是全部。最小的兒子陸子聿二十一歲那年,陸游給他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讀書寄語,被后世廣泛引用。
《冬夜讀書示子聿》
古人學問無遺力,少壯工夫老始成。
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
書中雖有大千世界,但書本中的知識終究淺薄,讀書最要緊的是學以致用,字字微言要力行。好的家風,一定有讀書的傳統(tǒng)。與書為伴,便是精神富足之源,可以修身養(yǎng)性,安貧樂道。不管罷官還是復官,不管清苦還是富有,都能耐得住寂寞,受得住本心。
02
氣節(jié)
最基本的做人準則
陸游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兵南侵,中原大片國土淪陷。他憂國憂民、心急如焚,對朝中以秦檜為代表的投降派恨之入骨。他時常告誡子女:學習古人的高風亮節(jié),不媚權貴,正直無私,時刻想著報效祖國。
即使做一個老百姓,與那些高官顯爵相比,也是無愧的。他要求子女時常檢討自己,有錯必改,人不可能生來即賢,看到別人有好的行為,要主動自覺地學習。
聞義貴能徙,見賢思與齊。
做人如此,做官更是這樣。二兒子陸子龍要到吉州去任地方官,陸游特意寫了一首長達52句的詩來為兒子送行。
《送子龍赴吉州掾》
汝為吉州吏,但飲吉州水。
一錢亦分明,誰能肆饞毀?
堂堂正正做人,清清白白做官,做個君子,公正細心,勤儉廉直,報國恤民。
相從勉講學,事業(yè)在積累。
仁義本何常,蹈之則君子。
陸游極為看重做人的氣節(jié)與風骨,就算窮困而死,也決不改變自己的初衷和堅強的意志。晚年時,回憶起曾經(jīng)受誣罷官的事,告誡兒子生活再窮,也要保持讀書人的節(jié)操:
《示兒》
前年還東時,指心誓江水。
亦知食不足,但有餓而死。
正所謂:“吾儕窮死從來事,敢變胸中百煉剛。”氣節(jié),是做事的基石,是做人的脊梁,是家風中最重要的一環(huán)。人活著,總有比生命和財富更重要的東西。
人不愛國,何以愛家,人不愛家,何以愛人?君子之道,莫過如是。
03
謙恭
最基本的處世之道
陸游一生顛沛流離,壯志未酬,數(shù)十載的生活困苦,并沒有打敗心中的堅持。他為官時,為民請命,公正廉潔。他被罷黜時,安貧樂道,又從未忘記自己的理想。
他希望孩子們像他一樣,謙恭有禮,寬容謹慎,不要被欲望左右自己的心。提到節(jié)儉,陸游說勤勞節(jié)儉、為官清廉是美德,陸家雖是世家顯族,但自己所憂慮的正是子弟的奢侈。
天下之事,常成于困約,而敗于奢靡。
——《放翁家訓》
提到貪欲,陸游認為這是一般人都有的毛病,人之常情就是羨慕自己沒有的東西,而不珍惜自己已有的。人都有劣根,有些人之本性的事情無可厚非,如果深入去思考,其實做到不被困擾并不難。
但念此物若我有之,竟亦何用?使人歆艷,于我何補?如是思之,貪求自息。
——《放翁家訓》
說到尊重,陸游告誡子孫不要以地位高低去看人之高低,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,都不要區(qū)別對待。即使做了高官,也要懂得尊重別人。無論身處怎樣的境地,都要保持恭遜。
人士有吾輩行同者,雖位有貴賤,交有厚薄,汝輩見之,當極恭遜。已雖高官,亦當力請居其下。
——《放翁家訓》
談到和人交往,陸游稱自己一生沒有害過人,而害他的人其情狀大多可以原諒,遇到事情,不要與人過多計較,遇到利益矛盾的沖突,便避開。假使自己有錯,應學會放下。做人不能有害人之心,對于害自己的人,盡力避讓。
吾生平未嘗害人。人之害吾者,或出忌嫉,或偶不相知,或以為利,其情多可諒,不必以為怨,謹避之,可也。若中吾過者,尤當置之。
——《放翁家訓》
謙恭、節(jié)儉的家風,引導著子女節(jié)制欲望,追求精神的富養(yǎng)。它使人明白,人的幸福來自于內在,并非向外所求。精神的充盈,遠遠大于物質的虛榮。
04
家風
最寶貴的精神財富
好家風的傳承,往往經(jīng)歷幾代人的呵護與打磨。
陸家在唐代“為輔相者”就有六人,“廉直忠孝,世載令聞”,到了五代,因不愿“事偽國”而棄官東徙,淪為平民。即便為百姓,陸家也是“孝悌行于家,忠信著于鄉(xiāng),家法凜然,久而弗改”。宋朝建立以后,陸家“百余年間,文儒繼出,有公有卿”。
然而,這樣一個顯貴之家,卻始終保持著清廉樸素的家風。
陸游的高祖陸軫出入朝廷四十多年,但一生沒有超出日常用度之外的財產(chǎn);陸游的祖父陸佃,官至尚書左丞,可生活極其簡樸。陸游也是如此。
他深知,言傳不如身教,他嚴于律己,身體力行。
《示子孫》
為貧出仕退為農,二百年來世世同。
富貴茍求終近禍,汝曹切勿墜家風。
陸游并不求孩子們成為達官顯貴,但求品德無缺,將家風延續(xù)下去。在他的教導下,孩子們個個都知書達禮,深明大義,雖然沒有像父親那樣出色,但都做到了廉直忠孝。
幾個出仕的兒子都是清官,尤其是長子子虞。
他在淮西做官時,清正廉潔,頗有政聲,故任滿離職,百姓挽留,州郡長官上表朝廷,贊揚其政績。
孫子輩則都是愛國之士,其中玄孫陸天騏在崖山戰(zhàn)斗中寧死不向元兵屈服,選擇投海自盡,可謂錚錚鐵骨。
什么是好的家風?
陸游給了我們答案。
不在于物質上有多么富裕,而在于世代傳承的氣質沉淀,對精神豐盈的不懈追求,以及立身處世的底氣與品格。它看不見,摸不到,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后代的骨血中,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,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。
陸游雖未給孩子們留下萬傾家產(chǎn),但卻給他們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命脈。
一個人真正的富有,不在于家境,而在于家風。
好的家風,才是家庭真正的不動產(chǎn)。
END